俄烏沖突對于非洲經濟的影響

瀏覽數:31 


圖片
當前的俄烏沖突是拉低今年非洲經濟增速的一大重要因素。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地區合作室主任祝鳴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俄烏沖突對于非洲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糧食和化肥供應上,同時沖突推高了能源的價格,當前非洲國家正在努力減緩這些不利因素對其國內市場的傳導效應

  俄烏沖擊波

  新冠疫情并不是影響非洲國家經濟民生的唯一因素。在全球經濟緊密相連的今天,一隅的風云突變,往往能讓遠處泛起漣漪。世界銀行在非洲地區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俄烏沖突正在對非洲經濟造成沖擊。

  俄烏沖突對于非洲國家最大的影響就是糧食危機。俄羅斯和烏克蘭是非洲小麥和其他谷物的主要供應國,2015年至2020年間,俄烏兩國供應了非洲小麥進口總量的25%。

  根據聯合國全球糧食、能源和金融危機應對小組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有36個國家超過一半的小麥從俄烏兩國進口,其中就包括埃及、索馬里和納米比亞等非洲國家。

  從去年開始,非洲之角國家(東北非洲地區)在多個雨季缺少降水,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索馬里等國正經受著嚴重的旱情,上千萬民眾糧食短缺,俄烏沖突更加劇了非洲地區的糧食危機。

  盧旺達總理恩吉倫特(douard Ngirente)日前表示,嚴重依賴從俄羅斯進口小麥的盧旺達正尋找其他替代市場。盧旺達的小麥進口至少有64%來自俄羅斯。

  埃及超80%的小麥進口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物價上漲和進口受阻引發了埃及的擔憂。埃及目前已決定從印度等國進口小麥。

圖片

  面對危機,一些非洲國家通過擴大小麥種植的方式試圖緩解需求。近日,埃塞俄比亞政府宣布了一項提升小麥種植計劃,將2022/2023年夏季小麥生產目標提升為40萬公頃。這一規劃面積是目前該國專用小麥種植面積的兩倍多。

  這一場糧食危機,不僅僅在于減少了非洲國家進口的糧食,還同時影響到了非洲本地的產出。因為非洲國家還嚴重依賴于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化肥供應。

  俄羅斯對全球化肥市場至關重要。在生產方面,俄羅斯化肥年產量超5000萬噸,占全球化肥產量的13%。在出口方面,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俄羅斯氮、磷、鉀三種肥料的出口貿易值均位居世界前三,占比均在15%~20%,是國際市場重要的化肥供應方。

  非洲不缺合成化肥的原料,但缺乏相應的產業鏈。危急關頭,尼日利亞耗費25億美元(約合160億元人民幣)建造的拉各斯新化肥廠正式啟動,將主要為非洲和部分國外市場提供尿素和氮肥。南非農業商會首席經濟學家西赫洛博(Wandile Sihlobo)對此表示,坐擁能源優勢的非洲,若要解決糧食問題,還需要利用自身的優勢。

圖片

  隨著烏克蘭局勢溢出效應可能會將數百萬人推向饑荒,聯合國在14日決定,撥款1億美元用于抗擊非洲和中東地區的饑餓。這項來自中央應急基金的撥款將用于六個非洲國家和也門的救援項目,將使聯合國機構及其合作伙伴能夠提供關鍵支持,包括食品、現金、營養幫助、醫療服務、住所和清潔水。

  世界銀行在報告中指出,如果俄烏沖突持續,相關貿易可能停止。燃料和糧食價格上漲將推升非洲地區通脹,傷害貧困和弱勢群體。更令人擔憂的是,在當前政治不穩定加劇的環境下,通脹正加劇社會動蕩風險。

圖片

圖片

 
 
在線咨詢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聯系方式
熱線:010-88696167
總機:010-88998991